虚拟币交易确实可以被追查,这是由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的。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,所有交易记录都会被永久保存在链上,并且具有公开透明、不可篡改的特点。这意味着每一笔虚拟币转账都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,包括交易时间、金额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钱包地址等信息。虽然钱包地址本身不直接显示用户身份,但通过链上数据分析、交易所实名认证记录等手段,执法机关和专业机构仍能追踪资金流向。
尽管虚拟币交易具备可追溯性,但追查难度因具体情况而异。主流公链如比特币、以太坊的链上数据完全公开,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询交易记录。若涉及混币服务、跨链交易或匿名币种,追踪路径会变得复杂。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要求用户实名认证,这增加了关联真实身份的难度。但当资金流入或流出中心化交易所时,由于交易所需遵守反洗钱法规,通常会要求用户完成KYC认证,这成为追查的关键突破口。
虚拟币追查主要依赖链上追踪工具和资金穿透分析。专业机构可通过分析交易图谱、识别资金归集地址、监控交易所充提币记录等方式还原资金流转路径。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多起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案例,检察机关通过调取虚拟钱包地址、比对交易哈希值等技术手段,成功追查并定罪。这表明,虚拟币的匿名性并非绝对,尤其在涉及违法犯罪时,技术手段与法律调证相结合能有效穿透匿名屏障。
需明确虚拟币交易并非法外之地。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,个人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财产损失风险,若涉及协助转移违法犯罪资金,更可能构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等刑事犯罪。司法机关对虚拟币洗钱、帮信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,通过资金流+信息流的双重溯源,已破获多起利用USDT等稳定币洗钱的团伙案件。这提醒公众,任何试图利用虚拟币隐匿不法资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。